音哑和失音在中医理论中,主要与肺、肾两脏的功能失调有关。肺主气,司呼吸,开窍于鼻,其华在毛,与声音的发出有直接的关系。假如外感风寒或风热侵犯肺系,致使肺气不宣,则可能出现音哑或失音的状况。另外,长期用声过度、情志抑郁等原因也可损伤肺阴,使肺津耗伤,不可以上润喉咙而致声音嘶哑。
肾藏精,主成长发育和生殖,与人体的成长、衰老过程密切有关。在中医理论中,还有“肾开窍于耳,其华在发”的说法,但更值得注意的是,“肾纳气”这一功能对保持正常的呼吸及发声也起着要紧用途。当肾阴不足或肾阳虚弱时,或许会出现声音低微甚至失音的现象。
除此之外,脾为后天之本,主运化水谷精微,假如脾胃虚弱,则气血生化乏源,不可以滋养喉咙,也会引起音哑、失音等症状。因此,在治疗上需依据具体病因病机进行辨证施治,如润肺止咳、补肾纳气或健脾益气等办法。
相关文章推荐